我想,其实不仅网站数据分析师如此,跟互联网相关的岗位都具有这个特点。互联网是一个需要高度配合的团队,不仅仅是数据分析,例如很多产品经理、交互设计、用户体验设计,都会存在岗位重叠的问题。如果执行人员,例如SEO、SEM、SNS人员自己做的分析挺全面,你做的还不够人家到位,那在别人眼里你的价值肯定会被低估。
那里风景独好,这边风景一点都不好,真的吗?其实应该这样来看问题,数据分析在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就好像三明治,第一层是领导层,需要数据分析师提供策略,告诉做什么,为什么做,第二层是数据分析层,数据分析师自己有较强的逻辑,能够应付各种分析,包括:流量分析、产品分析、客户分析、运营分析、业务分析,第三层是业务层,需要告诉执行人员具体怎么做,想清楚这个结构后,就好多了。除了理清层级,还有一块就是时间的运用,不要只做数据整理,做表哥、表姐,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分析和优化上。
以下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法,仅供参考:
- 可行性:数据分析提供了思维逻辑和方法论,还缺执行
l 给出的优化策略和建议是实打实的
l 找到对的人提供对的数据分析建议,在他的执行范围内
l 公司内部是否有足够的人力和资源
- 懂业务:从实际情况出发,做到有的放矢
l 业务驱动需求,做有目的的分析,不要为了分析而分析
l 数据分析的技巧其实不多,重要的是理解业务逻辑,了解企业品牌、市场运营、营销推广的流程和计划
l 网站要能够体现公司业务的产品和服务,结构清晰,流量怎么引导,怎么下沉
l 考虑业务方向和营运方向,概率,风险点,收益
l 考虑向上营销与交叉营销
- 换位思考:站在更高的层次看问题,假设自己是老板
l 成功概率如何,风险点在哪里,失败了又如何,对业务、客户、公司层面造成的影响评估等。